题目描述:
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,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。 如果链表无环,则返回 null。
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,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,则链表中存在环。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,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(索引从 0 开始)。如果 pos 是 -1,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。注意: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,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。
不允许修改 链表。
示例 1:
输入:head = [3,2,0,-4], pos = 1
输出:返回索引为 1 的链表节点
解释:链表中有一个环,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。
示例 2:
输入:head = [1,2], pos = 0
输出:返回索引为 0 的链表节点
解释:链表中有一个环,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。
示例 3:
输入:head = [1], pos = -1
输出:返回 null
解释:链表中没有环。
本题思路十分难想,但往年的408考过这一题,刷王道时做过了,所以在有思路的前提下显得本题并不难,而这个寻找思路的过程,是极为困难的,即便考虑到了双指针,也不是很容易能想到思路,或许只有那种刷题带来的敏感性才能给人以顿悟吧。因此本文不再赘述哈希表解法,直接证明快慢双指针算法的正确性。
我们使用两个指针,快指针 fast 与慢指针 slow。它们起始都位于链表的头部。随后,slow 指针每次向后移动一个位置,而 fast 指针向后移动两个位置。如果链表中存在环,则 fast 指针最终将再次与 slow 指针在环中相遇。
假设相遇时在k点,则有:
快指针走过了:x + y + n * (y + z)
慢指针走过了:x + y
n 为快指针绕过的圈数,而此时还有条件:快指针走过的距离是慢指针的二倍,则有:
x + y + n * (y + z) = 2 * (x + y)
进而有:
n * (y + z) = x + y
x = (n - 1) * y + (n - 1) * z + z
x = (n - 1) * (y + z) + z
这时我们能发现,x 就等于(n - 1)圈的距离加上 z 的距离,那假如此时我们让一个指针 p 从head开始向后每次走一步,另一个指针 q 从 k 处开始每次走一步,那么当 p 走到环入口时,q 走了 n - 1 圈加上 z 的距离,恰好为环入口,因此,快慢指针可解决本题。
我的代码:
/**
* Definition for singly-linked list.
* struct ListNode {
* int val;
* ListNode *next;
* ListNode(int x) : val(x), next(NULL) {}
* };
*/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 *detectCycle(ListNode *head) {
ListNode * i = head, * j = head;
while(i)
{
j = j->next;
if(i->next && i->next->next) i = i->next->next;
else return nullptr;
if(i == j) break;
}
i = head;
while(i != j){
i = i->next;
j = j->next;
}
return i;
}
};
Comments NOTHING